WALL-E

我的经历,感受和想法

2012.4.23

又是半个学期过去了。不用写wzj要求的那种蛋疼的期中总结,不过感想确实也不少。期中考试考完了,抽个时间写一点下来。

上周四至周六分别考了化学、物理、数学。在大学三天连考数理化三门还是非常劲爆的事情。两个多月来物理和化学讲课的速度都是一周讲掉高中一个月的内容,而要求并没有任何降低。考试的前几天差不多要绝望了,感觉根本来不及看这么多的内容。后来总觉得非常烦躁,不想看书复习。不过这三门总算考过去了。每门考完之后总是自己想着想着就发现解题出了点问题,都是非常弱智的问题,什么题目看错方向反了符号反了之类的,最后的结果也有点不对,至于能拿多少分只能看老师了。关于考试就这样吧。

好像有好几位高中的同学都知道我申请西澳暑期项目的事情。

最终的结果是,显然,没有通过。这是一个科研的短期项目,暑假中有一个月的时间到对方学校进行培训和课题研究。我知道教务网站上有很多交流交换项目,不过一直不是很在意,年级太低,还有想想我的学分绩就知道不靠谱。某个周三的早上突然看到了这个项目,说是“面向拔尖计划学生”,并且三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报名,关键是不要学费连机票都报销,就准备去试试。后来又通过校内以成绩排名作为唯一依据的选拔说明,报名的人确实不多。准备材料什么的确实花了我不少时间,我也好几次不得不翘课跑到鼓楼办相关证明。一开始看到面试名单上有4个大三的和4个大二的只是觉得压力山大,后来看到中科大与西澳大学的暑期项目介绍(http://www.teach.ustc.edu.cn/page.asp?post=1015)上面明确写的是只有大三的学生可以参加,瞬间明白自己真正是去当炮灰了。连力学都没学完,几乎没有什么知识基础,凭什么去参加课题研究?而最终的录取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对照名单发现只有大三的学生被录取了。我不明白为什么对方学校的意思是只要大三的学生,中科大的介绍中提到了但南大的就没有,是国际处之前没交流清楚吗?既然这样,大一和大二的学生申请这个项目就没有什么意义,也许最终只是浪费时间,至少从我个人来说并不觉得有什么收获。除此之外也算是浪费名额。后来看看中科大的网站,总觉得南大和中科大确实还是有不小差距。就说这个西澳的项目,中科大第一年就录取约10人,而南大是5人(最终只录取了4人)。另外,在中科大外事办公室的网站上发现中科大有很多和国外相当NB学校的合作项目,而南大虽然交流项目很多但对方学校明显低了一个层次。这件事也就这样吧。看来交流之类的事情不用太着急了,先把基础的东西学好再说吧。

就在我得知西澳录取结果的当天,cnb申请NTU的结果也出来了,没有通过。对于我来说西澳的暑期项目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并不重要,但我明白NTU的结果对cnb来说也许可以改变他的一生。高考考完之后他就觉得考得不理想,而且成绩出来后也确实很不好,他没有复读,选择先在国内上同时准备出国。家里面不是很有钱,于是申请新加坡的项目,并且为了申请NTU花了很长的时间,从去年暑假就开始准备,在我们颓废、堕落的时候上雅思辅导班,后来虽然很想和班上大部队一起去海南也没能去。之间考了2次雅思,想尽一切办法准备材料,面试之前又上了一次口语的班,非常辛苦。但是最终还是没过。之前他告诉我非常惊险地过了面试,江苏省及周边只有2人进入面试环节,而最终他没有被录取,看样子NTU今年是不准备在中国招什么学生了。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还是在南农继续读下去。真的很遗憾。高考前他一直想去南大学物理却没有考上,分数差了很多,而准备了接近一年申请NTU又失败了,花了这么多钱投入了这么多精力却没有回报,对他打击应该不小。只能希望他继续努力,去追寻自己下一个目标。

开学以来真的没看几本书,要看要学的东西太多忙不过来。只是开学初看了一本《质数的孤独》(小说!)和《台北人》中的几篇,后来随便翻了翻《书店风景》和《独立书店,你好!》(这本书比我想象的差很多),剩下的时间就都用来研究数学物理计算机了。看了一点解析几何,一点CSS、Javascript,现在的水平能够写一个至少算得上美观的网页,Javascript可以完成一些比较基础的功能,要用的很好还得花很长时间。复变函数终究只看了一小部分。这个学期真的很忙,后半个学期也许还是这样。看到书架上还有一排书没有看,总有些失落。

前半个学期文学类的书没怎么看,不过倒是看了一些杂志。这个学期我开始看一些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Reader’s Digest,都很不错,NGM的文章和图片都非常好。自己订的南方人物周刊倒没怎么看。南方周末之前每期都买,不过总觉得它越来越没意思、越来越不深入,很久没有在头版看到深入的报道了,而整个报纸的立场也不如以前明确,似乎渐渐失去了往日犀利的风格,于是也不再买只是在它的官方网站上看文章。

南大的校庆办得很搞笑,不管是听讲座拿学分还是移种牛顿家乡苹果树的事情都非常的2B,不知道相关的部门是怎么想的。听讲座拿学分在我看来就是对学术的侮辱,非常明显地将学术功利化,事实更证明了学生比想象的还要功利得多,为了盖章排的队快要赶上买火车票的。不过校庆“按年龄排座次”确实非常好,很想知道到时候会是什么样子。

最近在网上看到白先勇26号要到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演讲,很感兴趣打算去,不过九龙湖太远了,因此必须翘化学课赶过去。但是正在考虑晚上怎么从江宁那个鬼地方回来的时候,又看到白先勇和章诒和24号要在先锋书店做讲座,于是决定周二下午上完课立即赶过去(本来想把坑爹的军理课翘掉,但是考虑了一下还是算了吧)。非常难得的是,这两个人的书我都看过一两本(先锋书店邀请的很多嘉宾我都没听过过,更不用说看过他们的书了),而且一直很喜欢白先勇的小说。第一次看白先勇的小说是高中时《新语文读本》上的《永远的尹雪艳》,我发现原来中国近现代还有小说写得这么好的人,后来买了他的《纽约客》和《台北人》,《台北人》还没读完。他的文字很朴素,但每一篇小说都非常鲜活、生动,很精彩,而他的文字后面总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读起来意味悠长。他的小说中有着太多的离别,充满了伤感与忧愁。《纽约客》中挥之不去的是那种背井离乡的淡淡的忧愁和彷徨。《台北人》中那种乡愁则更为明显。另外,其实我之前一直只知道白先勇是个作家,并没有更多的了解。只是看到这次活动才知道原来白先勇就是白崇禧的儿子,实在太让我惊讶了。我对民国的人物了解并不多,关于他父亲也知道不多,这次就去听听吧。

关于章诒和,以前看过她的《往事并不如烟》。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豆瓣上,看到评价貌似不错,而且据说2004年第一次出版后没有再版过,等于被禁了,于是更有了兴趣(刚刚发现豆瓣上本书的页面已经被禁止评论了)。看这本书其实并不容易:书绝版了也不好买,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但是早就被翻烂了,300多页的书只剩下100多页。我还记得有人在扉页上写了类似于“希望大家能记住这一段历史”的话,也许以后可以拍下来放到这里。看完这100多页之后只好没素质地在网上找了一个txt下载下来看。看完之后,觉得这本书也没那么好,因为完全是她本人的叙述,并且可以看出有些地方加入了太多的个人情绪。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最后的贵族》,我想这是这本书里面最有意义的一篇,没有很多的个人感情,非常真实地表现了康同璧在风云变幻的年代仍能保持内心的安定与高贵,让人敬佩。这也许也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后来在海外发行时以《最后的贵族》作为书名的原因吧。刚买了一本《四手联弹》准备明天去现场让她签字,不过似乎这本书和她的其它几部作品的评价都不是很高。这些就不管了吧,只当看看。

偶尔会用同学的号上一下人人,看一下高中的同学们的动态。有的同学似乎还不时地转发一些关于想念附中的状态、照片,我想,毕业快要一年了,也许不用这么想念了,很多的事情可以慢慢地淡去,更重要的不是留念而是前行。我似乎更关心以前的同学,我希望他们都过的很开心。在南大的同学中,大多数的课都和周浩然一起上,路上不时会碰到黄大师、包哥和郭磊,陈通则就住在同一层楼上。不时会找崔NB出去堕落,经常发短信请求C辅。与东南、河海以及南理工的同学联系不太多,与校长打过一次电话不过后来也没联系。4月13号指导来了南京,几个人一起在外面玩得还不错。我想也许这样就挺好的,不用太多地去怀念,同学在一起多聚聚、玩玩就好。前一段时间从CNB那里把高中的照片都复制过来了,打算在我的网站lizhe.co上面做关于高中的一个小的网站,将一些照片、视频放在上面,加上留言板、通讯录等功能。不过具体的细节还没完全想好。如果快的话五一可以搞定,不然就要等到暑假了。同时也将我初中在分校的那些材料做成另外一个小网站。做好之后希望同学们可以经常上去看看。

就这么多。